卻說黃巢即位以后,擔(dān)心天下兵馬反撲長安,決心親征漢中,徹底剿滅李唐宗室。遂命大齊中尉孟楷至?xí)又懈甙l(fā)糧草。
王重榮,太原人氏,原本大唐河中節(jié)度使,屈于黃巢兵馬眾多,只得茍且歸附。自黃巢攻陷長安,河中糧草接連運送關(guān)內(nèi)。此番再次催糧,河中百姓已是無法負擔(dān)。王重榮正在左右為難,其弟王重盈來到堂前問道:“聽說黃巢又來信催糧,可有此事?”
王重榮道:“信在這里,我欲不發(fā)糧草,重盈以為如何?”
王重盈道:“兄長所言極是。黃巢自立為帝,卻又無恩于百姓,反而窮兵黷武,勞民傷財,空乏其力,不得人心。弟之愚見,何不倒戈唐王,以勤王之命問罪黃巢。”
王重榮道:“亡羊補牢為時不晚,我即點兵重歸唐室?!?br/>
王重榮招集所部將士道:“當(dāng)初我屈身事賊,欲緩解軍府之危急。如今黃巢不體恤百姓之苦,又征調(diào)兵糧數(shù)萬,長此以往,我等終究死于黃巢之手。今得萬歲詔天下檄文,字字入骨,句句感傷。吾已決計反正,當(dāng)發(fā)兵伐巢,以報唐王厚恩?!庇谑菤⑺傈S巢所派催糧使百余人,再舉大唐旗號聲討黃巢。
黃巢聽說后院起火,速命其弟黃鄴由華州發(fā)兵,偏將朱溫從同州進軍。此時朱溫與張氏新婚燕爾,盡享人倫之樂。本不愿發(fā)兵,但連收黃巢三道催兵命令,這才派人整備兵馬,集結(jié)輜重倉促向河中進兵。途遇河中官軍戰(zhàn)至一處,王重榮部將常行儒道:“朱溫與黃鄴合兵進犯,勢強而心散,朱溫勇而無謀,黃鄴剛而自傲,將軍可誘二人于山谷,再決渭水將其淹之,何愁敵軍不敗。”王重榮應(yīng)允,遂用常行儒之計,帶兵伏于山谷兩側(cè)。朱溫、黃鄴率一萬兵馬與常行儒對陣于谷口。常行儒高聲呵道:“大將軍常行儒在此,爾等誰敢來戰(zhàn)?!?br/>
朱溫道:“來將且住,賽瘟神朱溫在此!”語畢手持齊鳳朝陽刀催馬殺來。但見他身長一丈,膀闊三停;一張馬臉?biāo)扑{靛,兩只牛眼如朱砂;獅子鼻鼻孔朝天,野豬口口齜獠牙,三分象人,七分象鬼!真如八臂哪咤離天闕,開山小鬼下坡來!
二將交鋒不過三四個回合,常行儒詐敗而逃,朱溫與黃鄴自持勇猛率兵追擊。常行儒逃入谷中,朱、黃二將也率兵追殺入谷。王重榮見敵輕進,遂決渭水之堤,引洪水灌于谷中。朱溫、黃鄴見水灌山谷,山坡之上箭弩齊發(fā),滾木雷石拋落而下,方知中計,只得兵敗而逃。王重榮率兵追殺,大勝而歸;爾后與義武節(jié)度使王存處,昭義節(jié)度使高潯合兵于渭河以北。
起義軍退保同州。同州是長安的門戶,只要朱溫固守同州,唐軍便很難有更大的作為;而一旦同州失守,長安東北門戶就敞開無阻,因此同州成了一個焦點。
危難之中,朱溫派出信使求援長安,報請黃巢調(diào)撥兵馬援助。朱溫接連奏表請兵,直到第十位信使返回,才知道前九位信使都死于孟楷之手,救援信也被孟楷攔截。第十位信使僥幸面見黃巢,而此時黃巢正欲討伐鳳翔,不允調(diào)兵。
孟楷也是黃巢的親信大將,是黃巢的左膀右臂。這個時候選擇隱匿不報朱溫的緊急軍情,完全是個人的嫉妒心理在作祟。同樣被黃巢所倚重的孟楷沒有容人之量,不待見朱溫的才能和擔(dān)心朱溫在黃巢心中的分量,于是將朱溫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。正是:
君臣同心功可成,
將帥不和盟誓崩。
大業(yè)隨水東逝去,
怎知歲月已無情。
朱溫的情緒很受打擊。關(guān)鍵時刻,楊復(fù)光又拿出他的絕活,勸降朱溫。他派人潛入同州城,以高官厚祿為誘餌收買了朱溫部將胡真、謝瞳,讓二人極力勸朱溫投降。